2014.07.05
(一)天使戴志康 1000倍回报的秘密
戴志康和一个创业者聊完,出来对助理说:“他现在设定的目标是错误的,他渴望的下一个里程碑是上市或者是卖掉。但这都是外在的东西,赚多少钱是结果,目标设在这个地方一般都比较瞎。”
过去的一年,对戴志康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在“Dizcuz! 创始人”“25岁身家过亿的创业者”这些标签之后,他的成绩成就了另一个身份—获得超级回报的天使投资人。
他所投公司中的两家同时在2013年完成“成人礼”:博雅互动的上市,使戴志康获得近1000倍的账面回报,也使他几乎完成了众多天使投资人们的终极梦想—投出一家上市公司。另一家公司、《小小帝国》开发商壳木软件被A股上市公司神州泰岳收购,戴志康2年前投资的50万元人民币将变成4500万元。他投资的其他一些项目也已顺利拿到下一轮融资,涨势喜人。
在天使投资领域,论财务自由度,戴志康的天使启动资金只有区区100万元;论资源,他在互联网行业的江湖地位远不如经营多年的其他大佬。
他说自己在做一个试验。“我其实一直在试一个东西,就是早期项目投资的成功概率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他甚至说,“我想做的就不是一个投资人,而是一个探索人的人,投资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戴志康的投资哲学与自己的经历两相印照,又与所投企业交替生长。在戴志康身上,无论对于项目、还是他自身,“找”和“我”两个字都显得很像—与其说他在找创业者,不如说是在找自己。
敢把100万元存款掰成两半,全投出去
按照最初的规划,戴志康希望能在35岁退休,以后做天使投资人。但他实际开始做天使投资的时间比计划几乎提前了10年。最初的投资也很有点懵懵懂懂的感觉。
2007年,周鸿祎拉着戴志康一起投资博雅互动,前者是Dizcuz! 的天使投资人,戴志康自此一脚迈进了天使投资领域。那时,他26岁,能用于投资的资金一共只有100万元人民币。
刚接触到博雅互动创始人张伟时,戴志康并没有提起太大兴趣。“这就是一个屌丝啊,做了这么多年也没做成什么,挺失败的。”但因为周鸿祎的积极撮合,戴志康决定试试看。
那一年,除了博雅,戴志康还想投资另外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他公司的一位前部门经理创办的,用他的话说,完全是投的“小情小爱”,属于友情支持。这个项目后来失败了。
当时,戴志康问周鸿祎:“能不能把和博雅谈好的200万投资变为100万,咱俩各投50万?”他的“小算盘”是,这样他就能分出50万元投另外那个项目。他也想借此考验一下张伟判断价值的能力。张伟最终经受了这个考验,接受了资金减半的投资。
2010年,康盛被腾讯收购之前,戴志康远没有达到财务自由。康盛当时账上的现金总额还不到2000万元,戴志康每月工资2万元,过着“地主家也缺余粮”的日子。2011年,博雅拿到A轮投资之后,戴志康才有了退出、套现的机会。
但张伟对戴志康说:“支付给周总2000万元之后,如果你再套现的话,公司现金就不多了。”戴志康只好“再等一等吧”。以致2013年博雅上市,无奈“坚持”下带来的高回报,被戴志康称为“运气”。
事实上,戴志康是在2011年才开始每周拿出半天或一天的时间来接触项目的。与创业者的接触,大多先从他的自我介绍开始。当天使投资人戴志康还没有足够说服力的时候,创业者戴志康成为他的敲门砖。
戴志康年少成名。他在大学时期开发出Discuz!,20岁时创办康盛创想。2005年,Discuz!就成为社区软件领域的老大,几年之后康盛也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社区平台和服务提供商,并在2010年被腾讯以数千万美金的高价收购。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国内“80后”创业的标志性人物,但这个名气只限于互联网圈。
《小小帝国》开发商壳木软件的创始人李毅回忆,他当时已经有了一位天使投资人,对方又给他介绍了戴志康。两人第一次见面聊完,戴志康就表示要投资他。反倒是李毅有点下不了决心,“我对他不是太熟悉,先考虑一下。”
李毅回去就开始搜索戴志康的信息,才发现,这个传说中的“80后”创业者“真的挺牛的”。那时的戴志康还担任腾讯电商控股公司生活电商部总经理,李毅想到了戴志康背后的各种资源。短短几天之后,戴志康又打来电话,要到李毅当时在民居里的办公室去看一看。这次见面,投资的事才敲定下来。
在投了近10个项目之后,戴志康在天使投资领域依然属于“小字辈儿”,仍需要以自我介绍来开场。戴志康三个字还没有形成天使名片。
2013年,戴志康在一个互联网圈大牛的微信群里,发现了绿狗网创始人张馨心。戴志康主动加了张馨心的微信,给她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希望见面聊。
那时,找张馨心的机构投资者也不少,多是一些很有名的机构。对戴志康,张馨心并不了解,所以也不是太积极。后来向自己的员工一了解,对方惊呼,“戴志康!这是我们的偶像啊!”张馨心才重视起来。
两人约在绿狗网的办公室聊。很快,张馨心收到戴志康在返回的路上发来的两条长长的微信,表示非常有意愿和他们一起把这件事情做好。这让张馨心有些被打动。不像其他的机构投资者总是要走相对长的内部流程,戴志康的决策速度非常快。同时,她也觉得戴志康对技术和产品乃至整个互联网的理解,正好可以弥补自身在这方面的不足。张馨心决定接受戴志康的投资。戴志康随后又给张馨心介绍了晨兴资本合伙人刘芹。2013年8月,绿狗网获得真格基金、晨兴资本、戴志康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投资。
天使投资像“种树”
在博雅这个项目上,周鸿祎和戴志康有个不成文的分工:周鸿祎更多是从战略方向上给建议,实际参与公司的时间很少;戴志康基本上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和张伟聊,参与经营上的重大决策。
“我在博雅上花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最开始探索投资,就像一个人没有盖过房子,一开始会花很多时间在每一个细节上,但我现在这种时间花得越来越少了。从效果上看,其实一点不会差。”戴志康想尝试如何更高效地支持创业者。
过去一年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火的App魔漫相机,也是戴志康的天使投资项目。创始人任晓倩和黄光明说,最初投资时,戴志康考量的可能是觉得人不错,项目有意思。相对来讲,冲动的东西多一点。而现在,他们能明显感觉到戴志康身上理性的东西更多了。“他现在常常和我们整宿地讨论问题,但他关注的问题已经从项目本身及具体战术转移到更本质的东西上去了,越来越注重创业者的信念、动机产生的能量以及内心的状态。”任晓倩说。
博雅上市之后,张伟还时不时地给戴志康打电话,请他帮忙面试人。戴志康佯装生气,“怎么这么多年了,还叫我帮你干活!”他说现在更愿意讨论事情背后的本质和关于创业者个人成长的话题。比如“为什么在这一刻,在招这个人的时候感觉这么不确定” 。
不过,创业者如果不经常找戴志康,戴志康就会主动找对方。他曾给李毅打电话问:“张伟当年老给我打电话,你怎么老不打?”虽然他们会定期开会,但戴志康还是希望多沟通。
《小小帝国》开始公测的时候,戴志康是第一批玩家,连续一两个月几乎每天都花几个小时在上面玩,他当时玩到公测服里排名前十,因此给李毅提了很多产品改进建议。
张馨心也经常请戴志康去给自己的团队讲与产品、互联网相关的东西,戴志康都热心参与。但这些参与里面,尤其涉及一些决策问题时,戴志康越来越注重一个分寸—不做建议,只做镜子。比如说收购或者上市之后是什么感觉。因为李毅没有经历过,所以戴志康会对他说一说,在了解这一切之后,最终还是由创业者自己做出选择。
早在2012年,李毅就收到一个收购邀约,戴志康在讨论中投了反对票,理由是—移动市场才刚刚起来,公司也才刚刚起步,后面还有发展的机会,谈卖掉还太早。但到2013年这个时间点,神州泰岳给《小小帝国》出的估值等合作条件也不错。戴志康在讨论中则选择“只做镜子,不做建议”。
“我也没有想他一定要卖或者上市,你要知道他不会按照我的意志去走的。”
对这一点,戴志康深有感悟。戴志康的外公和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所以自小对他的期望是出国念书、到大学里当教授。但戴志康觉得这不是自己希望的样子。所以,“从五年级开始到大学就一直处在选择甚至抗争之中。这个过程特别痛苦,所以我很清楚,一味地告诉对方我希望你怎么样,对方是一定不会接受的。只有自己做的选择,才会真正投入。”
戴志康把天使投资比喻成种树:你无法要求他长成你想要的样子,你只能支持他,用他的路径去实现,你只能干这个事情,“我聚焦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
投资博雅的时候,为了找到更好的方向,戴志康常给张伟出主意。但现在,他决定要越来越少地做这样的事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业者一定具有自己找到方向的能力,你要相信这一点。”
具体投什么领域,戴志康并不设限。“对于行业,我只是顺应趋势。而且,我现在看具体行业越来越少了。我甚至想验证一下,完全不看行业能不能做?”
这个想法,戴志康最初是从雷军做小米的事情上得到启发。他以前投资更多是看业务,对这个业务懂、有经验才会投资。但他发现“雷军做小米的时候也不会做手机啊。所以首先要有意愿,这是核心”。这让戴志康看到一种可能—即使没有过往的经验,还是可以投资成功的。
除了专注法律服务的绿狗网,戴志康还投了比特币交易平台火币网等。“投资火币网稍微特殊一点,我是同时看了人和方向的。”他认为,比特币是符合未来趋势的。“比特币可能什么都不是,也可能什么都是。这就比较好玩儿,延展空间特别大。”戴志康想参与到这个趋势当中,做近距离的观察。
在任晓倩看来,戴志康是一个有想象力、更大胆的投资人。“他不是靠历史经验在看一些事情。他更勇于去相信一些创新的东西,他更像硅谷的天使投资人。”
看重人的成长性,而不是当下项目的一时成败。在这种不设限的前提下,戴志康的另一个试验目标是:“我想看看我早期成功概率能不能达到百分之百。”
看人三要素
“人看好了,做面包店也行。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戴志康说,他主要看人的三样东西:坚守创业本心的能力、快速转身的能力、与自我意识对话的能力。
“我现在差不多10分钟就能做决策。”在戴志康看来,创业者需要一个内在目标的支撑,像公司怎么能有质变?下一个革命性的迭代是什么?怎样抓住用户心理,用户的痛点是什么?如何才能把用户需求痛点转化成产品能力?等等。在内在目标之下,才能走得长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焦虑、疑惑、恐惧,其实都是因为把外在东西当目标,比如谁认不认可你、别人怎么评价你、赚了多少钱之类。
根据戴志康的经验,能坚守创业理念的人并不多。“优秀的创业者有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在和投资人说话的时候,不是在迎合对方,比如猜测投资人的喜好,想着该怎么说、怎么做投资人才是满意的。”
而不迎合是什么状态呢?他想起自己面对投资人时候的心态—就是要做这个东西,不管你投不投我。很单纯、投入地在讲自己的产品,为什么要这么做,还要怎么改进。还特别自信,坚信会有很多用户喜欢。“我觉得这不是固执,而是一种坚持。”
就是凭着这一点,让戴志康对最初完全看不上的张伟开始产生好感。“信念无所谓对错,张伟当时做的产品,从市场角度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没有坚守信念的能力。”
而李毅在做《小小帝国》之前已经做了12款游戏,到做《小小帝国》时,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款游戏的开发上。戴志康认为这是一个质变,因为他的目标变了,不是做一堆东西放到市场上看哪个能火,而是不管火不火,就要做自己心中想要的好产品。这个内在目标定下来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坚持去做了,这与外界的打击是没有关系的。
作为投资人,除了需要有能力发现这种坚持,还要尽可能保证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不偏离这一点初心。戴志康的方法就是,剖开表象让创业者面对自我,让其和自己的意识对话。
戴志康所说的“自我”,与几个问题息息相关:创业是什么?创业和创业者是什么关系?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几个问题,在康盛被腾讯收购前后也在他心里被反复问起。
有一段时间里,因为腾讯股票的涨幅变化,戴志康形容自己的状态都是在恐惧、游离、徘徊中反反复复。他试图摆脱这种大公司机器对个人的影响。“我不是很喜欢职业经理人这个词。可能是个人主观,我觉得这是为了看起来显得专业,而丧失了自己选择能力的人。大公司里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可能某种程度上不是面向市场,而是面向老板。所以,我一直提醒自己,我在形式上是职业经理人,但内在还是一个创业者。因此,我打算投资的创业者外在是什么样也无所谓,但是内在要是一个能够成就自己的人。”
他把拷问过自己的问题同样抛给张伟和李毅,好让他们厘清自己—还能不能承受得了?愿不愿意挑战下一个更难的阶段?
张伟和李毅面对是否接受收购都表现出了担心。张伟纠结的是眼前的金钱诱惑和未来的责任承担,说到底是创业者对生活方式的选择问题。他最后的想法是,“上市虽然有很多挑战,但是意味着可能有更大的成就,对员工来说也是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我觉得如果真拿了15个亿,天天坐在家里数钱的话,我一定会郁闷死的。”
而李毅的担心,更像是由于对商业缺乏了解和兴趣而造成的退缩。接到神州泰岳收购邀约的时候,整个核心团队投票决定愿意接受收购,李毅一方面也觉得接受收购可以让他们更单纯地去专注产品,但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觉得收购本身其实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内心有些犹疑不定。李毅对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甚至还未完全认识清楚。
“我的作用就是帮他把他不愿意面对的那些东西提出来。他看不清楚的时候做出的选择是有局限的,帮他看清楚了以后,他自然会做出一个更完整、更客观的选择。”
戴志康问李毅,你为什么要创业?创业是否包含商业?你以前认为的创业是什么?这让李毅意识到,自己以前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了,认为就是做一个好产品,然后酒香不怕巷子深地丢在市场上。
戴志康又向李毅抛出一个问题,创业包括初创期,有一个想法愿望;实现期,有一个产品;成长期,有不断增长的收入;收获期,有一个退出的方式或者机制。这才是完整的创业,就像春、夏、秋、冬四季一样。那你到底是只想要创业历程的一个部分,还是想经历全程?李毅最后觉得,自己还是希望经历过商业洗礼,能把创业过程完整体验一遍。
李毅的这个选择其实与戴志康的价值观很像。“我发现其实外在的东西带来的愉悦和享受是非常短暂的。只有两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就是体验和成长,到最后获得的也只有这两点。就像体验完整的人生,不管舒不舒服都要走过全程,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活在小朋友时期。越恐惧什么,越要做,这才是成长。”
与坚守创业本心相对的,是在具体事务上的转身能力。戴志康投的一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他投资时,这些项目在运营方式甚至产品方向上还尚在摸索中。就像戴志康最初投资博雅时,他发觉张伟的创业精神、技术、专业、韧劲都没问题,但是做了8年还没成功。“我们就觉得一定是方向错了。好,那只要拧一下方向,不就对了吗?”但能否拧过来,取决于戴志康说的“转身的能力”。
女性社区辣妈帮也是戴志康投资的一个项目。投资辣妈帮之前,戴志康已经看好了另外一个母婴产品,并且已经反复就细节问题商谈了若干次。而辣妈帮创始人金赞利用戴志康从北京到深圳出差的机会毛遂自荐,连续谈了24个小时,后来说服了戴志康转投自己的产品。
为什么转而选择辣妈帮?戴志康说是他发现金赞和他团队的转身能力更突出一些。“他们比较容易听得进别人的声音,也愿意试。”在戴志康投资之前,金赞团队已经尝试了好几个产品,才逐渐找到社区这种产品形态。
戴志康自己也在反复练习这种转身能力,他常常感叹张伟转身能力之强大,有的时候可能上一刻还在情绪之中,出去上个厕所就转过来了。“我保持这种好奇,互相学习。这需要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大家都有又二又傻的时候,也都有对方没有的特质。做投资的过程中,我的收获是我主观的东西被逐渐放下,情绪也就比以前少很多。这种感觉让我觉得挺爽的,这个爽不是高兴,而是很自由的感觉。”
投当年的自己
到目前为止,戴志康已经投资的十多个项目,成功率大概50%。“回顾一下,我凡是投人的其实都成了。我现在投资更多的是看人。我的目标就是发现2001年到2005年之间的我。”
那个阶段的戴志康是这样一种状态:没钱、没经验,还在屌丝创业阶段;目标远大但迟迟难以突破,在外界看来就是一个卖软件的小公司;除了在站长圈子,并不被广泛关注。当时最大的财富是:一颗自认为纯粹的创业本心。
其实,不仅是创业初期,学生时代的戴志康就一直处在一种不被认可的状态中。因为痴迷电脑编程,初中时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边的家长都认为他不务正业,有的甚至还当面这样说。上大学时,他受过三次纪律处分,15门功课不过关。但他对于外界的评价很没感觉,因为“相当长的时间里,我的身体是一个学生,但内心是一个程序员”。
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创业的艰难,无人问津。面对这个处境,戴志康倒是很有点耿耿于怀。“周鸿祎在2005年发现了我,这个时间如果能提前,我应该成长得快很多。”
这给戴志康带来的挫败感更多是对自身价值的认知。“我遇到极大的挫折、挑战也没有放弃,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个挺牛的人,但是为什么老是没有人发现我?”所以,他现在做天使投资的一个信念是:关键是要找到未来的千里马,而不是现在的千里马。
当年自己创业时,戴志康琢磨很多问题,比如创业是什么?创业跟创业者是什么关系?他得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其实首先是人成长了,业务才会自然随之成长。而非业务成长了,人再跟着成长。第二,选择大于努力,而且比努力重要太多了。就像自己当初退学,从哈尔滨跑到北京来创业,为什么创业初期相当长的时间没有招人,将产品先免费又收费,然后又免费、做开源,等等,这些选择后来实际上起到了改变命运的作用。
所以,找树苗,不看表面的东西,而是看未来。“那时我虽然看起来是一个失败者,但内心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成功者。就像曼德拉、肖申克,他们身在监狱里,但他们内心不是萎靡,而是坚强的。所以我要找的人,是那种内在是一个成功者,只是当时从外在看起来还不是的人。”
戴志康从所投创业者身上,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戴志康第一次去李毅公司的时候,他们当时还是只有两三个人的小团队,蜗居在一个民居地下室里,冬天房间里的暖气也不太好,大家穿着棉服在写程序。满地都是垃圾、可乐罐、方便面盒子、鞋。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李毅团队很早就进入到安卓开发领域,一直在不断尝试。那时,他们已经开发出了12款单机游戏,市场回报上都没有大成。戴志康拜访的时候,他们正全力开发《小小帝国》,准备向移动游戏转型。
戴觉得这个情景与他自己当年刚来北京的时候特别像,尤其是在一无所有的状态下对产品的执着程度—毫不顾忌于自己过去的平庸,也不纠结于未来能不能成功,只关心自己是不是在做喜欢的事和想要的东西。这种单纯、纯粹的气质让戴志康想到当年的自己,“就像一只小狗,看到另外一只气味相投的小狗就会下意识地摇摇尾巴,就是这个感觉。”
“这里面没有一点儿同情成分,我是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有机会能够成长起来。” 戴志康说,“我其实投的是和我一样屌丝、没有光鲜的背景和履历的、希望通过创业去改变人生的创业者。我不看他的业务,只是通过他做业务过程中的经历和思考,去看他这个人有没有潜质。”
2011年,戴志康投资魔漫相机团队时,他们还在开发一款后来反响平平、叫作“漫画微博”的产品。戴志康在创业者聚集的车库咖啡碰到了任晓倩和黄光明,他就凑过去问他们在做什么产品。对方给他演示时讲得非常投入,戴志康中间离开去拿咖啡他们都没有觉察。戴志康回来时,发现他们还在讲。
戴志康觉得这种忘我投入的状态很靠谱。“只要能不断地从创业体验中总结和反思,总有一天这样的人会爆发出来的。(来源:投资界)
(二)Discuz!戴志康:和我一样创业的年轻人别浮躁
(本文是 2006年01月19日新浪科技对戴志康的专访)
精彩观点:
- 之前我们迫于盈利压力和生存问题,每个小公司都有生存的问题,我们采取一部分软件免费、一部分软件收费的策略
- 互联网上,尤其是最近几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只要有用户使用就有它的价值,就是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我最开始做这个东西就是为了找工作,首先这个软件本身会有很多人用,用了以后我就出名,出名以后我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我不想念研究生或者在求学方面做进一步的尝试
- 我家是一个书香门第,一直希望我能够念研究生、博士、出国留学。我尝试过,但不适合这么做,并不是我不想这么做。后来我执意一个人到北京来,自己创业、自己做事情
- 我们对风险投资有自己的理解,首先我们不是靠概念、炒作生存的公司。第二我们做的事情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投资人负责
- 不要浮躁,你不要觉得我要去融多少资?赚多少大钱?等等。要有简单、淳朴的理想,往往这个理想会成为你一生、半生贡献的事业。你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人脉的情况下做很大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会很低,不然你总想着要赚钱、盈利、融资,你不断的失望、落差,会打击创业的积极性
图为Discuz!CEO戴志康接受专访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第一期的新浪科技白银时代系列访谈,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杨国强。今天请到的嘉宾是Discuz!CEO戴志康,他是带着上大学创造的30多万到北京创立公司的。先请他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戴志康: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些创业和人生成长的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未必很成熟和正确,但是有这样一个交流的空间,对大家来说尤其是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主持人: 下面首先引进一个网友的问题。
网友:你24岁,是不是在学校就想着创业,怎么想干论坛?
戴志康: 我肯定是在学校想创业的事情,上了大学觉得大学和心中预期的不一样,我很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大学教的东西和我的兴趣有偏差,所以在大学真正上了一年,就开始做这个事情。之所以做论坛,考虑很简单,一个是做软件,上面有很多的网友交流,你会有很多用户,这个用户间接地使用你的软件,你的软件通过互联网传播,很多人用就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主持人: 据说你在大学的时候就赚了很多钱,然后到北京成立了Discuz!公司,讲讲经历?
戴志康: 当时很简单,一直做,就做好。虽然当时看不到商业前景和盈利空间,你做一件事情要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自己之前的理想和想法,所以我觉得创业和开公司是形式上的问题,一切是顺理成章的。
主持人: 你的公司在04、05年发展非常好的情况下,现在想着Discuz!全部免费,你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戴志康: 我做这个东西的初衷是让很多人用它它能够影响很多互联网用户使用习惯,之前我们迫于盈利压力和生存问题,每个小公司都有生存的问题,我们采取一部分的软件是免费、一部分软件是收费的策略,后来发现收费的门槛越来越高,不是很多人有钱购买这个软件,很多都是个人的网站,而且个人的网站都是互联网创立的生力军,一旦我们自身成熟的时候,我们肯定把软件免费给大家使用,这样突出了我们的理想。
主持人: 现在很多网友对Discuz!程序不是很清楚,它到底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特点?
戴志康: Discuz!是BBS软件,说起论坛,和我们日常上网BBS、社区都有不同的形式,每一个社区有不同的形式,这个BBS是社区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形式,Discuz!的软件让中小网站、大型网站通过使用软件轻松地构建起自己的社区系统。我们本身在安全性上、代码的优化、功能的设计方面都是以用户为本。
这个项目开始的时间不是很长,大概是3、4年的时间,但是取得了一个我认为就我自己来讲一个不错的成绩。
主持人: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到把这个程序来免费的?
戴志康: 大概是05年3月份。
主持人: 05年3月份到年底的12月底,这之间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戴志康: 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的思想斗争不断的思考,到底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适合做?
主持人: 05年12月份觉得适合?
戴志康: 对,主要是自身的情况来决定的,我们是一个公司,我们自身要生存,我们自身要有生存条件维持健康的发展。所以当时我们是这样觉得,之前因为论坛软件的销售额05年这个阶段成长的比较迅猛,所以在之后突然就感觉到似乎不是太需要考虑生存的压力,你要更想怎么把这个事情发展壮大。
所以,05年12月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的条件达到这个要求。
主持人: 你们规模占到整个论坛的70%左右,我不知道免费以后,有没有新的盈利模式?
戴志康: 盈利模式是这样,互联网公司是以用户为中心,我们要做软件公司,靠销售软件、靠销售相关的东西实现自己价值的公司。我觉得互联网上,尤其是最近几年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只要有用户使用就有它的价值,有一部分用户使用你的软件,离不开你的软件,这就是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觉得只要有人使用就会有你的价值。
主持人: 盈利模式的问题就是用户稳定以后再去考虑的问题?
戴志康: 应该说是这样。
主持人: 免费以后你的收入来源就没有了,你打算怎么熬过去?
戴志康: 并不是没有,之前我们有其他的业务,社区软件的技术支持、解决方案、相关的服务,这会提供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这些我们会拿过来,用于支撑我们的软件开发、软件设计与软件的完善与升级。
主持人: 你们公司现在有多少人?
戴志康: 16、17人。
主持人: 技术和市场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戴志康: 我们只有两个是非技术人员,要么是技术支持等等。
主持人: 给你们公司定位,是技术型的?还是服务型的?
戴志康: 我自己是搞技术出来的,我比较崇尚的是技术型公司。
主持人: 下面我们谈一下关于公司管理的问题。平常你在公司和员工的交流多吗?年龄应该会比你大,怎么处理这个关系?
戴志康: 年龄不是问题,大家都有同样的志向、同样的理想。所以在开始招聘的时候,这个人可用可不做,我们在开始招聘的时候把关是比较严的我一直在寻找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加入到这个Team中,我们不可能提供极高的薪酬和极具竞争力的概念,我们提供的是一个理想,他如果认同这个理想,他会来参与并且来努力工作实现大家共同的价值。
虽然我有很多同事的年龄都比我大,但是我依然和他们有共同语言,因为这个项目我是作为管理者出现的,一开始是由我打造、完成的,所以他们自身对我有认同感,我也不是抱着命令、管理的心态,我抱着大家一起参与等等,然后纠正问题,共同实现目标,所以管理问题不大。
主持人: 当你的公司人数多了以后,原来主要是做技术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有转变吗?
戴志康: 现在技术的工作基本上做的极少了,主要是做技术管理、技术交接,比如我原来负责的代码,交接给其他人,再一个是教学的培训,比如每周对新的程序员做指导和讲解,还有对整个公司的发展方向、合作等等方面也会有参与到。
主持人: 我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员工,你怎样招到你喜欢的员工的?
戴志康: 我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感觉很重要,其实我对有些人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哪怕很长时间不来往,如果有共同的感兴趣的话题,眼睛就会冒着理想相同的光但是在招聘的时候,这种人不多。再一个是你的理想可以激起他的激情的人,如果你跟他讲讲你的理想,他觉得这件事情不错,或者是投身进来做。有时候是你的理想你的激情感染他来努力工作的,这种人不错。
因为我们是小的技术创业公司,单纯为了赚钱,单纯为了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这样的人不适合这样的团队。
网友:请你谈谈创业初始的想法是什么?
戴志康: 一直很简单,我最开始做这个东西就是为了找工作,首先这个软件本身会有很多人用,用了以后我就出名,出名以后我可以找一份好的工作,我不想念研究生或者在求学方面做进一步的尝试。你起码自身得有一定的产品经验、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你做的东西有人用,你就会有好的工作机会。
但是真正工作摆在你的面前,你会觉得我之前付出的一、两年的心血中断掉,觉得很不甘心,觉得对不起以前为它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感情。所以自己做,做完以后,发现这个产业、这个产品还有小的团队,不断的壮大,你更不可能放弃它,心中有一种责任感或者是使命感把它做好。
目前来讲,创业小的团队比较多,其实我觉得我们的创业目的很单纯、很单一,一开始是为了找工作,之后为了一个使命感和责任感,再将来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产品的价值、实现团队的价值的目标来奋斗。
主持人: 你从04年毕业从一个大学生转变为公司的管理者的过程中,你觉得你自己学到了什么?
戴志康: 学到了太多东西,如果有些事情你不去实践,在书中是无法体会到的。我学到的最有用的是怎么样和人建立互相信任、互相了解的过程,这个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 在创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向一些人询问一些问题,或者是你不懂的东西吗?
戴志康: 询问的方式很少,但是经常会交流和聊天,如果别人说到我不懂或者不知道的东西,我回来会仔细看一下。北京的IT环境比较好,我会选择和周围的朋友聊一聊这方面的事情。
主持人: 你觉得在你创业的过程中,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是谁?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戴志康: 事实上我认为到后期的整个过程还是我一个人主导,但是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可能是我的父母吧。因为我家里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所以我家里一直希望我能够念研究生、博士、出国留学。我尝试过,我不适合这么做,并不是我不想这么做。后来我执意一个人到北京来,自己创业、自己做事情。但是传统的书香门第的家庭,他们的接受能力也是有限的。但是我父母给我很大的支持,说你自己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如果你愿意试就去试一试,这种观点和看法,对我很大的帮助。
主持人: 你从上大学开始开发这个程序,当时经历了很得多艰难,你第一笔钱是如何赚来的?
戴志康: 我做了两年多,还没有赚钱。
主持人: 是什么时候?
戴志康: 03年初左右的时间。在这个阶段一直没有想要做销售、一直想把产品卖出去,一直没有成功。首先大环境是很重要的,大家没有为软件付费的习惯。
其次,我们自身也没有商业运作的经验和经历,没有将一个软件从一个Free到商业化的成功经历作为指导。
再其次,我当时觉得比较痛苦可能心里的预期比较高,把这件事情想的简单,你这件事情想的越容易,你的挫折感越强,这是我在创业中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你人的经历是不断的提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发现这个人变得更加的成熟和稳健。同时,这也是我从其他书本上学不到的重要的东西。
主持人: 你们的程序免费以后,在用户数,和原来没有免费相比有什么区别?
戴志康: 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每天的安装次数是原来的100倍左右,免费一个月的时间,新安装的数字是10万左右,这是我们过去3年的成绩,但是现在是一个月的时间。
主持人: 现在登陆论坛程序的用户人数怎么样?
戴志康: 基本上是和以往翻了三倍。以往大家讨论的话题是这个东西有没有盗版的,谁能破解这个东西,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我怎么能够帮助社区提高人气,怎么能使我的论坛个性化等等。
主持人: 你们的竞争对手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戴志康: 他们的实际状况我不了解,他们现在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好去评论。
但是我认为我们自身免费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我们觉得这将引领一个新的潮流,软件本身就应该免费,现在的互联网什么开店、支付、邮箱都是免费的,大家用才是真正的道理,希望大家共建一个这样的环境。
主持人: 为什么考虑到用蚂蚁雄兵这个名字?
戴志康: 因为我们的用户都是个人得站长,都是一个人、两个人的规模,虽然每一个人可能做不到什么,但是有整合力和结合力,每一个人的技术并不是很好,我们提供这样的技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每一个人的想法提供服务,为他们有方式上的指导,我觉得它足以影响互联网新的创新机制以及互联网的导向,我很看好这个群体和力量。
主持人: 你们的论坛是PHP的论坛,你们和AHP的论坛有什么差别?
戴志康: PHP在国内非常的广泛,PHP是开源的。LAMP这个平台自身有很多的用处,比如负载能力强、安全、成本低,国内有很大的用户群支持。它适合对效率、安全性更高的用户去使用的平台环境。
主持人: 典型用户是什么样的?
戴志康: 像金山、爱海,包括以后我们会和新浪做一个合作。
主持人: 我看到你们免费以后,这些网站帮助你们推广。
戴志康: 我们提供软件基础,他们帮助我们宣传,大家很自愿、自发,没有条件、不讲代价的支持和互助。
主持人: 在免费了以后,你们的用户的黏性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提高?
戴志康: 我们首先还是不断完善产品自身的功能、设计,完善产品的理念,我们觉得中小站长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但是我们自身洞察一些社区互联网的动向,把我们学习到的经验这种感知融入到产品中,这样就体现出互联网的动向,从而将这种技术提供给互联网使用。
主持人: 就某一个个人的网站来讲,里面的人数很少,很孤立,有没有想过将用户联系起来或者怎么样?
戴志康: 我们认为是这样,用户有需求,我们去做,用户的需求越大,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意愿就会越高。现在时机不怎么成熟,但是我觉得这是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主持人: 公司用的是创业的基金和平常的积累,你们以后会不会选择风险投资?
戴志康: 我们自身对风险投资有自己的理解,我们首先不是靠概念、炒作生存的公司。第二我们做的事情对自己负责、也要对投资人负责。我们一方面需要合理的价格和合理的预期的同时,我们希望给投资人创造出更大的回报,同时降低和规避自己的风险。我们认为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别人负责的态度。对于今年、去年的互联网的形势比较好,我觉得这是中小企业发展阶段上的必经之路,你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你不再为生存和其他方面发愁的时候,你会发现我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做好,怎么样得到用户体验快速的提升,怎么样使自身的创业、创新的想法更快地投入到使用中去,肯定会遇到这些问题。这个时候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是很必要的帮助。
主持人: 现在出现了很多的论坛集合的方式,你们这种模式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戴志康: 这些网站都是网页搜索或者是图片搜索最多了,当然这种网站的出现填补了论坛搜索的空白。比如China BBS没有技术提供商的角色,我不是为你提供技术或者为你提供服务或者是相应的咨询,所以Chinabbs和论坛之间的差异和我们和论坛之间的差异不一样。
他们联盟相对松散,我们实际上一直就不是以运营来支撑。我们很简单,就是提供各种各样的技术。
主持人: 现在登陆你们论坛的用户每天有多少?用户多了以后,想没想过开发商业应用?
戴志康: 应该不会,我们之前做的就是商业软件,在论坛领域,我们每个月的销售额是最高的,未来嘛既然都免费了,第一感觉我做商业软件做累了,我不太希望自己被套牢在软件销售的循环中,我现在想更多人来用,体验技术带来的快感。
主持人: 现在用户想得到你们的程序的话。
戴志康: 直接到我们的网站上点一下就可以下载。
主持人: 安装以后后期的维护和服务怎么提供?
戴志康: 商业级别的服务都是收费的,但是我们有很多的版主、专职、兼职的人员在论坛上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主持人: 在免费以后,你们的程序和免费以前有没有什么改变的地方?
戴志康: 免费前、免费后程序本身没什么改变,PHP平台本身的特点就是高效、安全性好、负载能力高。但是在Windows平台下,安装起来比较麻烦,很多用户需要看教程和手册才可以安装上。我们现在做两套产品,是比较适合Windows下的版本,这个版本需要20秒,就可以完全安装了。对用户来讲,这个是很革命性的东西,因为以往我们熟练的技术人员去安装配制的东西,起码要15分钟以上,但是我们做的这两套产品是20秒,是刚刚发布的。
主持人: 听说你们有新的版本推出?什么时间?
戴志康: 对。我们最近会有几个新品发布,估计从3月份开始,一直延续到4、5月份。
主持人: 新的版本有什么特点?
戴志康: 我们肯定抓一些社区未来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论坛本身是以群体讨论为基础的,Blog最近比较火,以个人展现为主,在论坛中融合Blog的功能,帮助社区怎么样建设好一个更好的平台。在平台上交流技术、交流感情等等,但是论坛一直以来缺的就是像Blog很随心所欲很体现自我的氛围。我们下一步是想将社区的概念完善成Blog和BBS双重的东西。
主持人: 原来在论坛上,用户驻留的时间会比较短,这样会不会加长时间?
戴志康: 有一些人要不就上上新浪看看新闻,马上就回到原来的社区中了,可能喜欢交友、枪械等等,可能很长时间都耗在论坛上。2006年的调查报告,社区使用的比例仅次于类似于QQ、MSN这样的平台了。所以我认为社区的黏性还是比较高的。
主持人: 社区的黏性是鉴于什么之间的?
戴志康: 仅次于即时通讯的。可能天天就是你上网就要用的。
主持人: 免费的模式国外还没有这种商业模式是吗?
戴志康: 国外有完全完全免费的,比如可能是开源的或者是分散在各地的组织,这样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真正的商用公司来运作免费的。比如我们的团队都是全职的,公司是以商业化运作的,但是产品是以免费的策略推广的。
主持人: 我看到你们现在的产品有两个,一个是论坛门户,一个是Discuz!论坛,这两个是怎么样合起来使用的?
戴志康: 您刚才说的论坛门户的产品,这个产品第一步实现的目标是将一个论坛变成小的信息门户,这个门户怎么变?它不需要一些编辑,需要一些简单的规模或者是功能就可以把论坛里面的帖子整合起来做网站的新闻。第二个基础是在门户的基础上,为论坛里面的单个用户提供交流的平台。就相当于Blog一样,就是将论坛的概念融合成一个大的社区,同时它也代表了社区未来的管理方式。
主持人: 这个类似于ChinaBBS?
戴志康: 比如站长开了一个站,信息都是以站内来的,都是以新闻和消息的形式展现和体现。
网友:Windows平台可以装Discuz!软件吗?
戴志康: 很容易。刚才提到了Windows平台提到了两套软件,这两套软件20秒钟就可以安装Discuz!论坛。现在来讲对Windows用户很方便。
主持人: 你怎么看待个人网站的发展,他们是和你们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吗?
戴志康: 绝对是。刚才提到了做一些大的用户、大的企业、大的门户这样的案例,我们认为我们真正的归属或者说前途是在中小网站,因为我们自身是一个小公司,我们做的本来是一件小事情,我们服务的是中小网站或者是个人的群体,他们的利益和我们紧密相连,我们怎么样服务好他们,是我们下一步最重要要做的事情。他们的发展大了,人气提升了、影响高了、在业内的号召力强了,我们自身会有这样的发展机会。
主持人: 我觉得即时通讯发展模式是用户的黏性提高以后,可以在上面开展很多的服务,你们这个是不是也是这样?
戴志康: 因为论坛社区是一个比较分散的场所,所以说他并不能够提供即时通讯那么强大的黏性,它的转换成本相对即时通讯还是比较低,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如果做一些事情,不如即时通讯黏性这么高,但是它并不是一个不可以尝试的本身。这个用户毕竟原来花了很多的时间在这个社区里面,如何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线上、线下、生活以及闲聊和灌水这样一个机会,它都是未来应该有比较好的成长潜力。
主持人: 所以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现在能不能说一些比较有特色的BBS的,你的印象比较深的?
戴志康: 在02还是03年的时候,我们卖过一个用户,当时我跟他聊天,他说我们只有3个人,我说我比你更少,我只有2个人。我说你想做什么?他说想做一个汽车网站,因为他自己买了一辆车,弄一个BBS大家交流,一晃2年多了,他们的金额已经上千万了,包括为车友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全国各地都有分会,现在是最大的汽车专业的门户,就是爱卡,这是和我们一起成长的公司,他们的成长比我们更快,同时我们也以他们为骄傲。
主持人: 像爱卡这样很小的网站,成长成这么大的网站,这样的网站多吗?
戴志康: 挺多的,像做BT下载的社区,他们的月收入也不低。
主持人: 他们一直用你的论坛软件?
戴志康: 对啊,很多年了。
主持人: 有没有做个性化的?
戴志康: 也做过。
主持人: 你觉得BBS和Blog有什么区别?
戴志康: BBS和Blog相结合是未来得发展趋势,光有其中任何一个都是欠缺的。你都看很紧绷的东西,不随便的灌水、聊天认识一些陌生人,或者是光灌水、聊天,写不出精采的文章都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将来自身也会主导这个方向,同时我认为这是未来社区我很看好,或者是很重要的一个趋势。
主持人: 将来就是两个结合起来?
戴志康: 对。
主持人: 你们公司2006年的发展前景如何?预测一下?
戴志康: 我们认为起码在规模上体现2、3倍的发展,在产品的用户数上,我们大概期望做到3倍或者是更多的水平。其他方面,无法用数字去衡量的,比如用户的满意度、用户的黏性等等我们会有比较高的预期,我们本身是很努力的做,而且我们自身的实力比以往的实力要强,包括宣传、推广、技术能力等等。
主持人: 在这个基础上,能不能预测一下2006年整个论坛市场的发展,你们处于什么地位?
戴志康: 我们肯定要做行业的领导者。在2006年我们认为社区会产生比较大的发展,最近猫扑要并购另外一个社区,它就是一个BBS和Blog结合的很典型的例子,刚才我提到的个人站长,他们同样具有很得多创意或者很强的创新性,所以我们认为我们的成长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成长的,而他们的创新是需要我们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的,所以我认为首先的关系是共赢和互补的。
其次,在互联网之前的网游、搜索即时通讯、电子商务火起来以后,也许这个估计比较乐观,但是我们认为下一个增长点在社区上。
主持人: 你现在只有24岁,你的创业经历这么多年了,你对以后的创业者,或者刚要毕业的大学生要说什么?
戴志康: 首先不要浮躁,你不要觉得我要去融多少资?赚多少大钱等等。你要有简单、淳朴的理想,往往这个理想会成为你一生、半生贡献的事业。你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人脉的情况下,要做很大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会很低,你总想着要赚钱、盈利、融资,你不断的失望、落差,会打击创业的积极性。
主持人: 谢谢戴志康,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戴志康: 再见。(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