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十年磨一剑”的民营银行准入日前终于出鞘露“霜刃”——对此一深化改革的头炮和影响国计民生的大热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负责人田利辉教授(香港企业促进会理事)等专家及银监会负责人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对此做出深度解读;民营银行的此次破冰,无疑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组合拳中极其重要的一步。读者请结合参考美国、德国、英国等民营银行实际运营的他山之石加深阅读理解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分析点评,以正确理解此一重大改革举措和适应时代的变化】
来源: 《 光明日报 》( 2014年04月03日13 版)
“十年磨一剑”的民营银行准入日前终于出鞘露“霜刃”——银监会确定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批准10家民资企业参与试点,2014年金融改革打响头炮。民营银行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中国金融格局?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天平该如何权衡?它又将怎样影响每一位消费者的生活呢?
民营银行“破冰”意味着什么?
据统计,2013年工、建、农、中四大国有银行净利润达到7162.3亿元,成为中国最赚钱的公司。光鲜的成绩与我国银行业处于相对垄断的状态不无关系。虽然民营资本在银行业的占比并不低——据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占比超过50%的中小银行已有100多家;民间资本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总股本中的占比在2013年达到45%和56%,但银行管理权、经营权、任免权等大多掌握在国有资本手中,民间资本很难获得话语权。
试点之前,民间资本涉足银行业,通常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以入股形式进入已有的商业银行;另一种是找已有的银行作为发起行成立商业银行,制度上的种种“玻璃门”也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唯一可由民营资本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转村镇银行,一直无法吸收公众存款。
另一方面,庞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凭借数十年积累资金规模已相当可观,在保有天然国家信用保障的同时,其经营行为有时违背市场规律、服务质量难以提升、小微企业和社区金融服务要求难以满足等弊端日益凸显。
民营银行的此次破冰,无疑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看来,新一轮金融改革方向应该是包容性的普惠式金融服务,即金融业不仅仅为高端客户服务,还要为大众服务。“金融体系对很多特定群体的服务是空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将会重点放宽金融业的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包括民营银行。”
“民营银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按市场机制自主运作,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田利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营银行试点是我国特区试验式改革路径的重现,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多元化,有望成为推动金融改革的“鲶鱼”,形成更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市场格局,也是我国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辅助机制。“另外,它能够让少数优秀的企业家转为银行家,将其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嫁接到银行上来。”田利辉说。
民营银行将成为撬动金融市场化的重要支点。仔细分析获批试点企业不难发现,其所在区域均为金融发达地区,民间资本相对活跃,包括上海、深圳、温州等地,这也有利于民营银行开展银行业务。同时,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机构已经具备了构筑对抗传统金融机构竞争格局的基础,其获得银行牌照后,将对改善金融服务、提升银行体系活力、推动金融业竞争及市场经济的完善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民营资本进入银行,法律上本身没有障碍,实践中也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真正自担剩余风险的并不多。此次试点主要是试行自担风险的新机制,包括让资本说话的公司治理机制、让资本决策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让资本所有者承担风险损失的市场约束机制。
差异化之路该怎么走?
来自阿里巴巴集团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今,阿里小贷累计发放1700亿元贷款,仅2013年新增借款就接近1000亿元;累计放贷65万户,户均贷款余额低于4万元。与此同时,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为2.3元,而一般银行的成本在2000元左右。互联网造就的高效率与低成本一览无余。
今天的中国银行业,不缺大银行,缺的是小银行——民营银行路径由此而清晰,为小微企业、社区服务,不求做大,追求的是为中国民间金融、草根企业寻找到通畅的融资之路,实现民营银行与传统银行的错位发展,不要再走传统大型银行大而全的老路。
首批民营银行试点方案明确了四种经营模式,包括浙江阿里巴巴和万向控股的“小存小贷”模式,即限定存贷款上限;广东腾讯和百业源的“大存小贷”模式,即设定存款下限,仅接受大额存款;上海均瑶和复星、温州正泰和华峰的“特定区域存贷款”模式,只服务特定地区的小微企业和消费者;天津民营资本商汇和华北的“公存公贷”模式,只做法人业务,不做私人业务。这四种模式符合此前银监会公布的“有限牌照”的设立原则,从中也不难看到监管层对民营银行服务小微、服务大众的市场定位。
事实上,阿里巴巴、腾讯拥有几乎与中国人口相当的客户群体,掌握着具有优势的交易数据、信息和技术,能搭建不同于传统的业务平台,向小众提供特色化、差异化的全新金融服务模式。不过一些专家也表示,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并不会长期局限于此。“在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银行向谁提供服务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不会受到特定服务对象的限制。”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
“民营银行的盈利模式在于服务,它不能像以往商业银行那样依靠中央银行规定巨大存贷差获得政策性租金,将金融业的利润建立在实体经济的艰难之上,它的服务需要人性化、精细化,需要能够有所创新。民营银行体制相对灵活,市场嗅觉相对灵敏,更能从事创新业务。”田利辉举例说,民营银行可以将二维码、货币基金、P2P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开展的金融服务进一步规范化。但他同时表示,民营银行能否和如何给消费者带来创新服务主要取决于监管方式。“监管不改革有两个坏处:有时不良的创新会给社会带来太多风险,有时很好的创新却可能被随意扼杀。”田利辉表示。
银监会副主席阎庆民认为,在设立初期,民营银行经营与开拓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发起主体要有长期投资的决心。“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他强调,试点银行的经营不要只顾眼前、过多关注一城一池的得失,坚持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模式和金融服务有助于试点银行站稳脚跟,形成核心竞争力。
钱放在民营银行安全吗?
据新浪科技针对“用户选择在民营银行存钱时更看重哪些方面”的调查显示,有26.5%的用户最看重的是“安全性”。除“安全性”之外,另外24.1%的用户表示选择民营银行时看重其存提款的便捷性,而23.6%和23.3%的用户分别选择服务和相对较高的存款利率。显然,消费者对于民营银行有着多方期待。
银行是高风险行业,民营银行在“玻璃门”打破之后,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风险如何管控、经营失败后风险谁来承担、存款人的利益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也正因这些制度安排如此关键,首批民营银行试点着重突出了风险和收益自担的商业原则,要求制定好“生前遗嘱”。
根据国务院同意的试点工作意见,在试点设立民营银行时将坚持以下原则:强调发起主体的资质条件,发起主体应全部为民间资本。实行有限牌照,鼓励在特定业务领域做专做精。坚持审慎监管标准,对试点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等关键监管指标,设置量化触发标准,一旦达到触发值,立即启动风险对冲、资本补充和机构重组等措施。做好风险处置安排,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
据了解,目前申办民营银行的热情高涨,这其中不排除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和以关联交易为目的的投机行为。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应根据民营银行微观上的风险特征,健全相关的监管体系。
对于民营银行最大的担心来自一旦经营管理失败可能产生的支付危机。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是很好的解决之道,即银行将一部分存款缴存给存款保险机构,当储户遭遇存款支付危机时,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对储户按比例进行赔付。央行行长周小川今年两会期间透露,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在今年推出。
民营资本天生逐利,服务中小企业的特征也意味着民营银行具有更高的风险。田利辉表示,“对民营银行的监管不可懈怠,但应该以监为主,不要一管就死。”据了解,此次开闸的民营银行试点的监管指标等与现有的银行并无差异,但也会对不同的银行实行“一行一策”的差异化监管。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民营银行试点探索,积累经验,是为下一步大规模开放做好准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之后,未来不排除中国出现数百家甚至千家民营银行。”可以预见,届时银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风险也会加大,未来银行业利润率必将体现在差异化服务上。(光明日报记者 温源 陈晨)
他山之石
美国:美国的中小民营银行以社区银行为主,现有7000多家,资产总额一般在10亿美元以下,主要服务于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其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占到全行业的近40%。为弥补自身局限性,美国许多小型民营银行与大银行建立了联系银行制,联系的大银行可以帮助小银行处理存贷款账户、经营资产、提供金融法律咨询等。
德国:德国中小民营银行以合作集团银行为主,为分散和规避风险,德国众多中小民营银行共同出资组建一个代表其共同利益的股份制合作集团银行,着重在中小民营银行难以介入的业务领域提供技术和网络支持方面,建立统一的业务平台,开发业务系统和研发金融产品。
英国:英国的民营银行多发展零售银行模式,一些大型连锁超市成立银行附属机构,在零售网点提供金融服务。英国民营银行重点发展居民零散贷款、中小企业短期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者贷款等大型银行不愿意介入的领域,并着力打造便民银行,实行一周七天工作制,营业时间延至20点,效率远高于其他银行。
*香港企業促進會是幫助中港企業轉型升級與國際接軌(境外上市)的平臺;除了邀请名家大师参加每年一度的專業管理研討會(PMDP: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Program)外,香港企業促進會特开设《企管名師专栏》定期和不定期地发表企管名师在管理学的前沿研究和经验总结,并摘录部分国际权威机构(如AICPA等)有关企业管治,内控,会计准则,上市,与资本市场接轨,转型升级等最新动态和企業管理的经验和研究报告供会员参考和借鉴。以便提高业界的专业管理水平,更好地落实香港企業促進會“提升企业竞争力 • 促进升级齐增值”的宗旨。